地产行业有一个特别的现象,就是学标杆。在一个阶段,哪个房企做的最好,大家就向它学,几乎每个房企都有自己在业内的对标对象。
一是行业启蒙期,大家学万科、龙湖,重点是制造。
三是行业成熟期,大家又开始学滨江了,重点转向精细化运营。
每一个学习对象都是最适应当下生存环境的优胜者,但是主流的学习对象,并不代表绝对正确。对一个个具体的企业来说,自己要学谁,关键要看企业目前所处的发展阶段和能力短板。
2005年,万通董事长冯仑提出“学习万科好榜样”的口号,在行业内掀起一股学万科的风潮。
但是,当时内地正处于城镇化建设的快速发展期,香港模式在单项目开发中可以充分挖掘土地价值,提升利润,但并不适合大规模的开发,因为不能快速复制。当时的内地房企,在开发过程中很多是一事一议,还没有形成标准化的开发流程,没有标准化的管控手段,效率非常低。
因此,走专业化路线的万科,开始成为行业学习的对象。当时学习的内容主要在三个方面
在房企的快速扩张期,很容易管理混乱。万科规划设计部编制的标准化的内部开发流程,可以比较好地解决这个问题。
一方面是厘清权责分配,每个环节谁负责,不能是一本糊涂账。流程标准化,可以在关键点上,明确哪些归集团管、哪些归一线公司管。比如万科的产品研发工作在集团,一线设计过程中哪些环节需要集团确认批准,不批准就不能进行下一步。可以在快速扩张期,强化集团对一线的管控。
另一方面,在标准化流程的基础上,可以对每个阶段的工作标准进行量化。在每个阶段,各个部门怎么配合,要完成什么工作,工作的量化指标是什么,要产出哪些阶段性成果。这种标准化流程,可以让组织效率大大提高。这套做法,自然成为行业争相学习的样板。
规模化的房企都会遇到一个问题,就是各个城市之间开发水平往往相差很大,项目一多,集团根本管不过来。所以,怎么通过产品标准化来控制开发水平,也是这个阶段房企的学习重点。
万科住宅标准化从2003年开始建设,首先根据客户细分,划分出不同客户的价值关注点,推出客户对居住面积、居住环境、产品结构风格、产品指标和局部指标等方面的居住要求。进而将居住要求转化为技术标准,落实到设计、部品、功能、户型、组团的模块化。
除了技术标准,在实施标准上,万科则发布了“双标”文件,即《住宅使用标准》和《住宅性能标准》,建立了万科严格的内控标准,也形成了行业最早的标准化体系。
这种体系化的产品设计思路,对当时尚且原始的小舢板房企来说,还是相当震撼的。甚至,直到近两年,很多房企开始做标准化建设,依然是在学习万科。
要让产品品质在复制扩张的过程中不失控,除了集团的规范,一线员工的工作能力,也相当重要。在这个问题上,万科通过研发和经验总结,输出完整的工作方法论和工具来给一线赋能。
例如拿地阶段,有土地属性清单、城市地图,这些工具能提高拿地准确度;
售后阶段,有客户服务“6+2”步法,让每一个项目都能向客户提供高标准的服务体验。
一个职场新人,在万科的这套体系中接受思维、方法训练后,成长速度往往非常快,项目一线员工往往都有很强的战斗力。这也是为什么,很长一段时间,地产人宁愿降级降薪,也要到万科去“镀金”。很多房企也喜欢高薪从万科挖人,现在业内的高管有万科背景的依然是最多的。
在这阶段,房地产蓝海里的小舢板逐渐成型。很多草根民营企业,开始进行制度转型,学习先进的制造经验。
万科、龙湖依靠产品系大规模复制,做到全国几百上千个项目同时开发。以产品标准化为前提,配置标准的团队,再辅以精细化的流程体系,是这个阶段的主要功课。
这个阶段,行业的学习重点也从产品制造,向高效运营转移。
一、极致的运营,提升每个开发环节的效率
其实,高周转模式由来已久,最早是2004年左右,万科以美国帕尔迪为标杆企业,引进了高周转模式,主要是最大限度地提升资金流动性和使用效率。
但早期房企对高周转的追求没有那么极致,而碧桂园在设计、报建、工程工期、运营等多个维度上,都做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。
而在报建方面,则通过提前设计规划、与当地政府提前沟通等大量工作前置,最大程度加快报建审批速度,缩短项目开发周期。
这些运营中的一系列数字密码,给行业划定了一个全新的标准,也刷新了很多房企的认知。
随着行业规模的爆炸,房企的管理半径的扩大。在瞬息万变的市场中,要抓住风口,必须激活地方公司的经营活力。很多房企从2013年开始逐步向区域公司放权,增加区域公司拿地、开发、销售各个方面的自主决策权,总部则退为服务和监督职能。
这种充分授权的管理方式,通过对各个区域进行优化整合,每一个区域公司都成为一个“小集团”,成为相对独立的经营实体。在市场的上升期让一线在市场竞争中,反应更灵活。
2015年,2016年中国楼市的爆发,和跟投机制产生巨大的化学作用,很多房企的组织活力也因此大爆发。
这种项目跟投的合伙人模式,管理层强制投资,员工自愿跟投,房企甚至可以为员工提供低息贷款的配资,帮员工用杠杆撬动更大的回报。
跟投之所以产生巨大威力,是因为跟投人都从打工者变成小老板后,整个组织快速完成了从专注效率的“运营意识”到专注利润的“经营意识”的升级,所有人都为经营负责。
当下,随着房地产市场下行,以前利用高杠杆快速做大的规模房企开始陷入流动性危机,而区域深耕房企得益于安全的财务以及深厚的客户基础,反而表现出更强的弹性。
低负债、高利润、高人效的滨江、越秀等区域深耕房企,给了低杠杆时代的房企,一个学习的样板。
在滨江内部,一个项目只需要3~5个人。以10万方项目为例,设项目经理一人,同时配置土建二人,安装一人,前期、景观、精装修人员可根据开发周期在各项目轮转,兼顾各个项目。
正因为如此,滨江的人效位居行业第一。去年虽然项目在增加,但滨江的“三费”,尤其是管理费率,同往年相比并没有明显增长。
过去房企业绩红火的时候,管理费的高低对利润影响并不明显,随着市场下行,房企开源压力加剧,节流的重要性就凸显出来了。区域深耕房企因为管理半径小,组织架构扁平,管理效率更高,节省下来的运营管理费用也是一笔不小的钱。
和那些打游击战的房企不同的是,区域深耕型房企不得不做长期主义者,因为要在一个地方持续赚钱,不形成口碑是不行的。
在销售端,那些将一个区域做透的房企,往往在当地具有较高的认可度、信任度。尤其在房企频频暴雷、很多项目面临烂尾风险的情况下,购房者更青睐那些在当地扎根较深的房企,因为对这些房企知根知底,知道他们跑不了。
而房企深耕于一个区域,对当地市场变化的感知更直观,更敏感,能够快速洞悉到市场的变化,做出的产品更符合客户口味。
另外,区域深耕型房企作为地头蛇,在当地盘踞多年,往往形成了别人无法比拟的优势。
比如稳定的合作伙伴关系。在深耕区域,政府部门、合作开发企业、银行、新闻媒体、总包单位、装修单位、社会朋友等通过长期合作,可以建立稳定的信任关系。尤其是靠谱的总包,给房企附加了独特的核心竞争力。
另外,房企一旦在一个地区形成了口碑,多元业务就有了成长的土壤,比如基于住宅产品延伸出物业服务、生活服务等;基于开发能力延伸出代建业务等。在开发业务出现阻力时,多元业务也能在一定程度对冲风险。
深耕区域,与当地政府建立良好的关系,对于项目开发、销售都大有裨益。某房企曾经高价拿了一块地,事后表示,拿地不为赚钱,更多为了维护政府关系。
除此以外,融资成本低,也是很多区域深耕房企的一个重要优势,尤其是在当下的房地产形势下。比如去年,某房企就成功发行了7笔低息融资券。其中的一笔两年期债,票面利率创下了3.84%的历史新低。
其实,行业发展到现在,各个梯队房企之间的距离已经拉的非常大。有些房企到现在标准化程度依然非常低,有些房企的运营效率还处于行业初期的发展水平。标杆房企在基础能力上,已经领先太多,对于大部分成长型房企来说,想要全面对标现在的标杆,已经是不可能的事。
标杆的意义,开始更多是作为一个参照,让老板了解自家房企现在处于哪种阶段,搞清楚目前最重要的工作,到底是补产品的课、补运营的课、还是补管理的课。房企学标杆不能盯着具体的产品和服务,简单的模仿,而是要参照他们补齐能力的短板,在市场中找到自己的位置。